1. yh0612cc银河





      1. 总第198期2012年03月01日
        ◆ 新闻
        >> yh0612cc银河集团被评为“2011...
        >> 锦程南京分公司送灯入台庆...
        >> 锦程集团应邀参加大连市港...
        >> 锦程集团参加大连银行与S...
        >> 锦程重庆分公司中标长安汽...
        >> 锦程集团设立太原集团成员...
        >> yh0612cc银河地产集团总裁赵培勇一...
        >> 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及Pr...
        >> 地产集团各企业OA协同办...
        >> yh0612cc银河集团召开2012年第...
        ◆ 管理视线
        >> 我们的使命/李东军
        ◆ 员工之家
        >> 《yh0612cc银河世界》2011年度...
        ◆ 专题:打造高效能的工作习惯
        >> 打造高效能的工作习惯
        >> 专心成长,从“熟手”到“...
        >> 培养坚韧的品质——《习惯...
        >> 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高...
        >> 少说多做,打造卓越绩效/...
        ◆ 物流
        >> 谈优秀销售必备的“八种武...
        ◆ 锦程巡礼
        >> 成功贵在坚持——锦程武汉...
        ◆ 加盟之窗
        >> 新时代的新机会——锦程清...
        >> 投身物流 利国立业——锦...
        ◆ 地产巡礼
        >> 浅谈逆市下的别墅营销——...
        ◆ 人生百味
        >> 韩国游记/汪一兰
        >> 加入yh0612cc银河,共筑明天/武思...
        >> 与自己赛跑/梅小朋
        专心成长,从“熟手”到“高手”——读《总裁狮子心》有感/林杰辉
            在赵总推荐的五本书中,《总裁狮子心》样子最不起眼,印刷较粗糙(由于年代久远正版断货),刚发放到手中时即吃了一惊,也更增加了一份好奇 ,外观如此不精美,赵总却力荐给高管阅读,想必书中内容必有其过人之处,故拿到后第一顺序阅读的便是它了。第一遍读完《总裁狮子心》,只花了不到一天时间,觉得这是一个精彩的励志故事 ,作者严长寿先生以平凡朴实的语言,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叙述在只有高中学历、家境贫寒的背景下,如何由一名美国运通公司普通传达员 ,一步一步做到了亚都饭店总裁,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 ,诉说了奋斗过程中的理想、挫折 、努力,其中的珍贵心得以及人生观 、事业观和经营理念值得所有读者回味和借鉴。之后此书便成为案头必备,有空时顺手翻翻,也偶有感悟。近日公司要求上交读书心得,便又通读一遍,系统的整理了一下思绪 ,在此将部分感悟付诸笔端,予以自勉。
            地产集团今年年会主题是“专心成长 ,展翼2012”,赵总在会上进行了讲话 ,围绕着成长,从个人成长和企业成长二方面分别提出了四点要求。个人成长:永远心怀积极健康的不满 、做事用心、承担责任、一直追求业界最佳管理实践 ;企业成长 :制度化地解决问题、坚定不移推动公司战略实践、追求最佳人力资源实践、追求最佳业务运营实践。讲话内容精彩而富有启发,其中让我印象颇深的是赵总由工作和招聘有感而发:地产行业人才“熟手”遍地 ,“高手”难觅,很多人缺乏成长的意识和能力,停留在小学水平 ,“加减乘除”越来越熟练,复杂些的工作却难以胜任 。结合2011年赵总推荐给地产集团全员阅读的几本书籍,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到领导及公司对员工的殷切期望和一片苦心!
            虽然赵总年会中的讲话内容以期望和要求为主,没有提出硬性规定  。但我以为,作为公司的高管,由于担任职务之前一般都有多年的相关工作经历或经验,故在某些方面一定是“熟手”,然而高管不能只停滞在“熟手”阶段,必须是一名“高手”或处于由“熟手”转化为“高手”的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高管相应的职责 ,才会是一名称职的 、名副其实的高级管理人员。如何成长为“高手”,《总裁狮子心》中严长寿先生从一名传达小弟成长为优秀企业总裁的经历 ,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由“生手”到“熟手”再到“高手”的榜样,书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实用内容 ,其中的很多哲理和方法值得学习。个人以为 ,要成长为一名“高手”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为人
            包含了智商、情商、逆境商、责任心 、事业心等诸多内容 ,即通常所说的“个人魅力”。
            关于智商、情商,有过太多的讨论和研究 ,本书中也有相关内容,我想额外强调一下逆境商。在成才、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如果没有坚持和毅力,不能正确对待,半途而废 ,就难以成功。正如严先生中在书中所言:任何状况都不要轻易放弃,虽然没有非要我这样做不可,但就是一种要求完美且对工作的执着 ,督促着自己全力以赴,不能在半途松懈 、气馁。有时候 ,我们也会抱怨客观环境不尽如人意 ,严先生对此在书中做了最好的注解:职场环境由人组成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每一个环境都是自己学习的机会  ,好的环境是一种正面学习,不好的环境也是另外一种磨练,使自己将来独挡一面时不至于重蹈他人覆辙。也正如赵总所说“不要去抱怨,试着去改变”,永远心怀积极健康的不满,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高手”的境界。
            一个人做同样的一件事情 ,第一年做和做了五年、十年以后,心态上也会有所转变,人的热情会被磨蚀、弹性也会疲乏 ,敢于说服 、敢于冲撞 、敢去打破内部官僚的勇气也越来越小,严先生在书中提出了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 ,即:“正视问题,改变员工素养 ,提升公司气质 ,不要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其实,任何正常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利益 ,然而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如果他的价值观停留在只关注或过分在意自己的利益 ,那么他就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管和“高手”,工作难有作为,公司也很难进步。真正的“高手”,应该数年如一日,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热情,以饱满的责任心、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只有这种全情的投入,才会让我们保有持续成长的动力和激情,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落入行动惰性的积习中难以自拔 。这是我对责任心、事业心的理解 ,我认为它也是成长为一名“高手”所必备的 、需要长期保持的一种好品质 。
            当然,要让自己成为一名“高手”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除了做到以上方面,我认为还需要高屋建瓴的气魄与胸襟 、勇往直前的信念与坚强、调整自我的冷静与睿智 、审时度势的权衡与思辨,本书中的严长寿先生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些。然而,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极高的领导者个人魅力,赵总提出的“做事用心 、承担责任”八个字 ,言简意骇,高度概括了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我想,只要我们具备了这份责任心、事业心,用心在做事,经得起考验和挫折,这些能力都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培养出来,从而在“高手”如云的职场中散发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二、用人
            严先生在书中强调 :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选择用人不仅要由公司的立场决定,更要看清每个人不同的资质,有能力的高下 ,也有品德的高下;有适应任的实力,也有发挥的潜力,无疑两个层面都是后者更为重要。如何识人 、用人 ,严先生通过一些小故事 ,在书中做了精彩而详尽的分享,总结起来,留住员工要做到三点:合理的待遇、继续学习的环境、可期待的未来发展。所谓“熟手”“高手”都是针对人才而言,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共识,严先生的用人道理简单 、朴实而行之有效,关于识人育人用人 ,我想补充一点个人看法 。
            2010年赵总在讲话中提出过梦想与希望 :“精彩的团队打造精彩的产品” 。我理解的是:一流的团队开拓一流的事业。然而,一流的团队从哪里来?除了招聘渠道,我想其实更多的依赖于企业中的高管或者说“高手”来创造 。这就要求 ,领导者除了自身优秀和出类拔萃 ,更要能够寻求或打造出一流的团队和人才。作为企业高管,既要依靠自己,潜心修炼;又要依靠他人,厚德载物 ,聚众人之力,才能谋求企业发展 ,现在已不再是一个通过自身单打独斗就能创造佳绩 、成就事业的年代 ,而必须依赖于团队。然而,真正的“一流”人才并不多,而更多的却是“非一流”人才,尤其在企业品牌、薪酬待遇待等方面尚不足以长期吸引和留住所需求一流人才的情况下 ,寻觅“一流”不如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团队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更需要高管的付出和精心培育,这也是高管成为“高手”的必备条件。给团队成员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需要高管的努力 ,识人育人,需要容人的雅量 ,更需要有卓越的胆识和高超的技巧。高管要客观、及时的考察与评估下属职员在工作中的表现 ,重视对“非一流”人才的栽培和塑造,对团队成员不同工作时期的表现进行评价 ,用变化的眼光分析、看待其工作,结合其个人特点和成长速度、能力大小合理分配安排工作 。只有会识人育人用人 ,才能当之无愧的配得上“高手”的称谓。

            三、技能
            即技术与能力。严先生在书中所说:当主管不是只靠常识经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以及专业知识,四点缺一不可。当然,严先生说的主管是类似总经理岗位,其技能要求相对比较全面 ,实际上,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高管对具体能力的要求和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有些技能要求是共性和必需的,要成为一名“高手”,我认为“人事管理”(在之前的用人中已进行了说明),“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三方面技能是必须具备的。
            在多元化的今天 ,专业知识似乎已渐渐被一部分人所不屑,但我以为,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成为“高手”的基础条件之一。除本行业相关知识必不可少外 ,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深度针对不同的高管岗位不尽不一致,知识的多少数量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即知识的动态更新和活学活用 ,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价值!要做到这点,更多依赖于平时的持续学习和积累,如果一味沉浸在过时的知识或过去的成绩中而不知不觉,即便是“熟手”也会渐变成“生手”,更不用说成为“高手”了 。若想成为“高手” ,则应尽量做到先知先觉 ,亦即计划性和前瞻性,敏而好学、学以致用,这样才不至于在“熟手”的温水里浑然不觉而错失成长为“高手”的机会。
            关于沟通,严先生在书中将沟通分为对上、对下 、平行沟通三个层次 。对上沟通理在维系,首重培养默契。对下层的沟通 ,指令要明确,其间让部属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大部分人以为只要下一个命令,就期待事情可以完成,其实并没这么容易,部属如果有不同意见而不说出来,难免会造成一些负面作用,或是执行上的偏差 。平行沟通的艺术,在于和人沟通时忘掉自己 ,容易达到共识。现实职场中 ,作为高管,沟通能力尤为重要,严先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当我们抱怨上级不够信任和放权时,应该想一想,我们是否已经和上级建立起了足够的默契,而这种默契的建立有赖于自身的努力和平时工作中培养的信赖,从互相的揣摩到充分的授权,是有阶段性的;对于上级的不同意见,要尽力去交流 、解释,直到有一致共识;要让上级知道,你不但是一个会听指令的人 ,同时也是一个有多向思考,能够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人 ,久而久之,上级才能对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力有认定 ,会比较容易信任和放权。当我们批评指责下属执行力不强、工作不达标时,要反思在此过程中,自己是否给予其反馈问题和意见的机会,是否进行了适时跟进和必要的指导。当我们为同事不配合工作而苦恼时,则要反省是否做到了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是否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来进行交流和沟通。真正的“高手”,在对上 、对下或平行沟通时,应该都能适度的把握以上要点。
            如果我们在为人、用人和技能方面都能很好的做到位,虽然不一定必然会成为《总裁狮子心》中像严先生一样的优秀企业领导者,但是只要持续努力 、认真学习、用心做事、专心成长,一定必然会由“熟手”成长为本行业本专业的“高手”,在实现个人成长 、达成自我愿望的同时,亦能在企业追求最佳业务实践、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业绩!


                                          林杰辉:沈阳龙玺地产财务总监
        加入时间:2012/3/7 8:59:00 阅读次数:1877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