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0612cc银河
总第93期2003年5月29日
◆ 写在卷首
>>
战略与执行 文/李东军
◆ 新闻视野
>>
新闻视野
◆ 管理视线
>>
小故事,大道理 文/孔庆...
◆ 现代物流
>>
发展物流业—大势所趋 文...
◆ 财经视窗
>>
电子商务时代与网络财务 ...
◆ 读书时间
>>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读...
◆ 新人心语
>>
yh0612cc银河文化 yh0612cc银河人 文/...
◆ 世纪经典
>>
演绎空间表情——解读[世...
◆ 营销世界
>>
浅谈准客户的挖掘与培养 ...
◆ 我爱我家
>>
我的母亲——写在母亲节后...
>>
献给父亲的一首歌 文/董...
◆ 随想杂谈
>>
读书和思考 文/周吉鑫
◆ 风雨人生
>>
知晓sars——再叙人生...
>>
“非典”流行的春天,我想...
◆ 浮光掠影
>>
草原之旅 文/夏英伟
◆ 七彩文苑
>>
诗两首 文/陈鹏
>>
春天的记忆 文/张韧
◆ 生日贺卡
>>
生日贺卡
2019年第5期(总283期)
2019年第4期(总282期)
2019年第3期(总281期)
2019年第2期(总280期)
2019年第1期(总279期)
2018年第12期(总278期)
2018年第11期(总277期)
2018年第10期(总276期)
2018年第9期(总275期)
2018年第8期(总274期)
2018年第7期(总273期)
2018年第6期(总272期)
2018年第5期(总271期)
2018年第4期(总270期)
2018年第3期(总269期)
2018年第2期(总268期)
2018年第1期(总267期)
2017年第12期(总266期)
2017年第11期(总265期)
2017年第10期(总264期)
2017年第9期(总263期)
2017年第8期(总262期)
2017年第7期(总261期)
2017年第6期(总260期)
2017年第5期(总259期)
2017年第4期(总258期)
2017年第3期(总257期)
2017年第2期(总256期)
2017年第1期(总255期)
2016年第12期(总254期)
2016年第11期(总253期)
2016年第10期(总252期)
2016年第9期(总251期)
2016年第8期(总250期)
2016年第7期(总249期)
2016年第6期(总248期)
2016年第5期(总247期)
2016年第4期(总246期)
2016年第3期(总245期)
2016年第2期(总244期)
2016年第1期(总243期)
2015年第12期(总242期)
2015年第11期(总241期)
2015年第10期(总240期)
2015年第9期(总239期)
2015年第8期(总238期)
2015年第7期(总237期)
2015年第6期(总236期)
2015年第4-5期(总235期)
2015年第3期(总234期)
2015年第1-2期(总233期)
2014年第12期(总232期)
2014年第11期(总231期)
2014年第10期(总230期)
2014年第09期(总229期)
2014年第08期(总228期)
2014年第07期(总227期)
2014年第06期(总226期)
2014年第05期(总225期)
2014年第04期(总224期)
2014年第03期(总223期)
2014年第02期(总222期)
2014年第01期(总221期)
2013年第12期(总220期)
2013年第11期(总219期)
2013年第10期(总218期)
2013年第09期(总217期)
2013年第08期(总216期)
2013年第07期(总215期)
2013年第06期(总214期)
2013年第05期(总213期)
2013年第04期(总212期)
2013年第03期(总211期)
2013年第02期(总210期)
2013年第01期(总209期)
2012年第12期(总208期)
2012年第11期(总207期)
2012年第10期(总206期)
2012年第09期(总205期)
2012年第08期(总204期)
2012年第07期(总203期)
2012年第06期(总202期)
2012年第05期(总201期)
2012年第04期(总200期)
2012年第03期(总199期)
2012年第02期(总198期)
2012年第01期(总197期)
2011年第12期(总196期)
2011年第11期(总195期)
2011年第10期(总194期)
2011年第09期(总193期)
2011年第08期(总192期)
2011年第07期(总191期)
2011年第06期(总190期)
2011年第05期(总189期)
2011年第04期(总188期)
2011年第03期(总187期)
2011年第02期(总186期)
2011年第01期(总185期)
2010年第12期(总184期)
2010年第11期(总183期)
2010年第10期(总182期)
2010年第09期(总181期)
2010年第08期(总180期)
2010年第07期(总179期)
2010年第06期(总178期)
2010年第05期(总177期)
2010年第04期(总176期)
2010年第03期(总175期)
2010年第02期(总174期)
2010年第01期(总173期)
2009年第12期(总172期)
2009年第11期(总171期)
2009年第10期(总170期)
2009年第09期(总169期)
2009年第08期(总168期)
2009年第07期(总167期)
2009年第06期(总166期)
2009年第05期(总165期)
2009年第04期(总164期)
2009年第03期(总163期)
2009年第02期(总162期)
2009年第01期(总161期)
2008年第12期(总160期)
2008年第11期(总159期)
2008年第10期(总158期)
2008年第09期(总157期)
2008年第08期(总156期)
2008年第07期(总155期)
2008年第06期(总154期)
2008年第05期(总153期)
2006年第08期(总132期)
2008年第04期(总152期)
2008年第03期(总151期)
2008年第02期(总150期)
2008年第01期(总149期)
2007年第12期(总148期)
2007年第11期(总147期)
2007年第10期(总146期)
2007年第09期(总145期)
2007年第08期(总144期)
2007年第07期(总143期)
2007年第06期(总142期)
2007年第05期(总141期)
2007年第04期(总140期)
2007年第03期(总139期)
2007年第02期(总138期)
2007年第01期(总137期)
2006年第12期(总136期)
2006年第11期(总135期)
2006年第10期(总134期)
2006年第09期(总133期)
2006年第07期(总131期)
2006年第06期(总130期)
2006年第05期(总129期)
2006年第04期(总128期)
2006年第03期(总127期)
2006年第02期(总126期)
2006年第01期(总125期)
2005年第12期(总124期)
2005年第11期(总123期)
2005年第10期(总122期)
2005年第09期(总121期)
2005年第08期(总120期)
2005年第07期(总119期)
2005年第06期(总118期)
2005年第05期(总117期)
2005年第04期(总116期)
2005年第03期(总115期)
2005年第02期(总114期)
2005年第01期(总113期)
2004年第12期(总112期)
2004年第11期(总111期)
2004年第10期(总110期)
2004年第09期(总109期)
2004年第08期(总108期)
2004年第07期(总107期)
2004年第06期(总106期)
2004年第05期(总105期)
2004年第04期(总104期)
2004年第03期(总103期)
2004年第02期(总102期)
2004年第01期(总101期)
2003年第12期(总99、100期)
2003年第10期(总98期)
2003年第09期(总97期)
2003年第08期(总96期)
2003年第07期(总95期)
2003年第06期(总94期)
2003年第05期(总93期)
2003年第04期(总92期)
2003年第03期(总91期)
2003年第02期(总90期)
2003年第01期(总89期)
2002年第12期(总88期)
2002年第11期(总87期)
2002年第10期(总86期)
2002年第09期(总85期)
2002年第08期(总84期)
2002年第07期(总83期)
2002年第06期(总82期)
2002年第05期(总81期)
2002年第04期(总80期)
2002年第02,03期(总78,79期)
2002年第01期(总77期)
浅谈准客户的挖掘与培养 文/陈鹏
有同业的朋友向我抱怨:“现在业务真是越来越难做了。人们的置业观念使原本不大的市场更显萎缩,加上新大厦的不断落成、市场细分,想挖掘一定数量的新客户,分上一勺羹,得用上吃奶的劲儿!”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新客户的挖掘与培养一直困扰着无数业界同仁。于是今天把“准客户的挖掘与培养”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虽然是一些常规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中,只要熟练掌握,平凡中见神奇,想必会令你眼前一亮。
客户来自准客户。那究竟什么是“准客户”?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准客户”?
一、准客户的三个基本条件
所谓准客户,就是指可能成为销售受重的客户。我认为准客户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准客户是MAN):
1、钱(MONEY)
钱,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准客户必须有与你销售内容相吻合的支付能力和消费层次! 假如你向一个刚刚起步,只有1、2个员工,租用民宅办公的小公司,推销顶级写字楼,尽管他很想租用,但是付得起租金吗?那么,他暂时还不能成为你的准客户。
2、权力(AUTHORITY)
也就是决定权。他有决定购买的权力吗?很多销售人员最后未能成交的原因就是找错了人,找了一个没有决定权的人。我刚工作的时候,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个客户。他是一家水产企业的副总,我们经过多次的交流、往来,彼此对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认同。但是当总经理的是他的太太,并且意见又与他不一致。想想看,他有权利吗?我选错了人,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时使用者、决策者和购买者往往不是一个人,比如小孩想买玩具,他是使用者,决策者可能是妈妈,购买者可能是爸爸。你该主要去做谁的工作?
3、需求(NEED)
对于你销售的对象,除了看他的购买能力和决定权之外还要看他有没有需求,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刘先生已经有了他所需要的办公室,你再向他推销写字间,尽管他具备购买能力即钱(M)和决策权即权力(A),但他没有需求(N),凑不成一个(MAN),自然不是你要寻找的人。
二、寻找准客户的基本方法
1、直系法:这是最直接、简洁的方法。将产品直接推荐给你的亲戚、好友。(如果他是结过婚的还包括他太太方面的姻亲)
2、介绍法:请求缘故关系或现有客户为你做介绍,推荐他们的熟人做你的准主顾。
介绍法和缘故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人缘基础上,所以成功比率大。
3、陌生拜访:寻找好拜访对象,直接上门拜访,这种方法是销售人员最基本的开发方法,也是长期生存之道,虽然挫折感很强,但也最能煅炼人。
4、邮寄法:制作经过特别创意设计的,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宣传资料,大量寄发给潜在的客户,或者为一些特定的准客户亲笔写促销信函。
5、职团开拓:对于整个行业、团体进行长期专项开拓,做精做专。南银大厦、联合大厦是北京市美容行业较聚居的楼盘。他们依据自身的优势以及美容行业终端多、形态分散、支付能力强等特点,对美容行业从上层建筑,到具体单位进行职团开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寻找准客户三个要点
1、随时随地寻找准客户。一个好的营销人员要懂得随时随地寻找准客户。各类的社交活动就是寻找准客户的最佳时机,比如:座谈会、笔会、演讲会、音乐会、喜宴、丧礼等等。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从哈尔滨来大连工作,在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想了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的好办法,周六、周日他去必人才会,音乐会、演唱会、演讲会也一定去,可谓每会必到,认识了很多准客户,业务做得很红火。
2、妥善运用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营销工作就是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把人际关系充分利用起来。优秀的销售主管对新进销售员做指导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列出他所有认识人的名单。比如:亲戚、同事、同学、同好、同乡、同邻等等。然后从中选出不同等级的客户,一个一个地拜访。
3、充分利用人际连锁效应。大多数人结婚都有宴请10桌以上的宾客,专家认为每个人背后都有250个朋友,而人天生有分享的习惯。所以营销人员要学会培养一些忠诚的客户,运用他的转介绍的力量获得更多准客户名单,逐渐裂变,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现在学术界正在大力倡导的“关系营销”、“一对一营销”,其目的也就是产生以点带面的连锁网络效应。
寻找准客户方法简单,重要的是用心和坚持。市场是最大的教室,客户是最好的老师,多实践、多听、多看,多思考……
(陈鹏:任职于yh0612cc银河大厦营业公关部。)
(陈鹏:现任职于yh0612cc银河大厦营业公关部)
加入时间:2003/5/29 14:37:00
阅读次数:1266
XML地图